电话/传真:0769-22820037 邮箱:dgpengxing@126.com
发表时间: 2021-11-29 09:28:02
作者: 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浏览:
人物简介:吴春梅,女,汉族,中共党员,中级社工师,入党时间为2008年11月23日,自2009年西南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东莞鹏星,现任党支部宣传委员、东莞鹏星妇联主席、刘屋社综中心主任。
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奶奶说自己走很远的路步行去“开会”,后来才知道原来奶奶是她们那时的妇女干部,难怪很多人都对奶奶很友好,有事没事都愿意找她说说。母亲家这边的大舅也是村里的大忙人,每天都奔波于各个家庭中协助处理家中事务与纠纷,等我再大一点上初中那会时偶尔从妈妈口中得知原来大舅还是村里的连兵连长,共产党员,顿时只觉得自己出生的家庭原来“关系”还是挺硬的。家庭中父母相亲相爱,妈妈也和奶奶婆媳相处的甚是愉快,而我就在这样的和谐的家庭中慢慢长大,其实,早在幼年时期就种下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和种子。
高中时我住在学校,还记得在学校晨会校领导宣布某某同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心中很是羡慕,他们是如此优秀也如此愿意为他人付出,心中更加坚定了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2005年考入西南大学后,其实一直想要向党组织靠拢,也是党组织在考验我付出的决心直至2008年11月23日,终于,我成为了预备党员,这个日子我永远记得。
我也说不清我为什么要入党,仅仅觉得入党后我可以不断学习不断为有需要的人尽我所能去提供服务。或许也是因为刚进大学校门那天的情景,我还清楚记得我看见一个个身带党徽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学生志愿者们,他们是那么热情,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新入学的新生及新生家长,那种和家人一般的温暖至今都无法忘记,或许那时,我自己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变成他们一样的人去温暖更多的人。
大学期间,我学习的专业是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专业,我也坚信用自己的行为可以并会影响到其他人。于是怀着一颗真心我用最真诚的态度用自己的行为慢慢去影响周围的人,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实习期间那位精神障碍学员的表现:我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他对其他人的表情神态十分敏感,别人笑他以为是笑他自己。后来慢慢与其接触,他慢慢感受到我的真心,我的笑是因为开心的事情而非笑话他,因协助引导其建立自信,相信自己。在相处两个月后,他变得活剥开朗了,也慢慢习得与他人相处的一点小技巧。
2009年3月考研失败后我便找了一份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所谓的对口专业——成都**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是真心想服务有需要的人,协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复元后正常地生活。半年后东莞大力发展社工,也许是基于对专业的追求,希望习得更多专业知识与技巧,于是孤身离家千里前往珠三角社工相对发达的地区习得真本领,服务有需要的人。
2009年11月12日,作为东莞首批社工我正式上岗了,工作至今近十二载,先后得到了多位经验丰富的香港督导的指导,社工同辈们的经验分享,自身在不断磨练“手艺”,历练意志、不断挑战,用心服务。先后服务过0-7岁的残疾人及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家庭领域服务、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16岁以上的残疾人(各类残疾类型)的康复与就业及社会康复服务以及现在的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不管岗位如何改变,但我心依旧,我不敢忘记自己的初心,只愿有能力为其服务。
我觉得党带给我很多“便利”,听说是党员,更加信服,听说需要链接资源为残疾人士提供暖冬手套、爱心月饼,很多社区的爱心个人、企业商家都纷纷捐钱捐物支持社区公益慈善;听说需要为社区高龄独居长者暖手套、维修漏水龙头、诊断腿伤等,也是社区乃至镇街的志愿者个人、社区医疗机构医生等纷纷利用休息时间协助我们一起协助长者解决生活的点滴事务。现在我虽在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党员的力量,在党建引领作用下,不断整合社区及社会资源,将每月28日“公益两小时”定于社区便民服务日,为社区居民链接到身体常规检测、口腔义诊、眼科义诊、免费理发、物资(鸡蛋)认捐、政策宣传、党员服务等等。这些社区公益慈善全赖归功与党的领导,也在党建引领下能搭建这样的公益平台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公共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
入党十二载,我从未怀疑过党的正确领导,也一直坚定心中的信仰,尤其是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听党话跟党走,现在我们仍需听党话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